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《习作:变形记》教学设计

※发布时间:2022-3-22 12:55:07   ※发布作者:佚名   ※出自何处: 

  1.导入:在《花之歌》中,作者展开奇特的想象,使自己“变形”为花;在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《变形记》中,主人公格里高尔由人“变形”为一只虫;在故事中,不少人梦见牙齿松动物,如孙悟空、哪吒、猪八戒等还能“变形”为多种事物……如果你也有这样一个“变形”机会,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东西,你想变成什么?又会发生些什么?今天,就让我们来写写属于自己的《变形记》。

  要点:联系《西游记》《鲁滨孙漂流记》《汤姆·索亚历险记》等理解“记”的意思为、感受、经历等,从而明确本文不仅要写“变形”,更主要的是写“变形”后的“记”,属于故事性质的文体。

  1.想一想:回顾本单元,略读课文《花之歌》,引导学生想开去:此文中作者变形为花,最想表达什么?

  要点:作者变形为花,以花的视角和口吻进行表达,是为了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思考、探索和:人生就是一朵花,失意时不要顾影自怜,得意时不要孤芳自赏,不论失意还是得意,心里总开满怡人的“鲜花”。

  2.聊一聊:跟学生聊聊“想象”的作用和内容,边交流边逐步出示和完善思维导图(见下图),尽可能让学生多角度想开去。

  (1)出示文本上的几个故事题目,让学生围绕这些题目进行选择并畅谈:我最想变成……通过这样的变形,我最想表达……

  提示:允许学生选择、畅谈,鼓励一题多谈,引导他们要有独特的构思;通过适时点拨、补充,引导他们在习作的主旨立意上追求线)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继续交流:我还想变成……我最想表达……

  (1)人一旦变形后,生活的世界便随之发生改变。让学生从课文《花之歌》中找出表明作者已经变形为“花”的句子。

  ①交流并出示文中相应的语句——“我在原野上摇曳……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。”引导学生理解并板书“写变形”的方法之一——“周围的变化”。

  ②交流并出示文中相应的语句——“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……芳草为我鼓掌。”引导学生理解并板书“写变形”的方法之二——“自身特点的变化”(生活习惯的变化)。

  (2)出示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短篇小说《变形记》中的有关语段,让学生找出表明主人公已经变形为“虫”的有关语句。

  一天早晨,格里高尔·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,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。他仰卧着,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,他稍稍抬了抬头,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,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,都快滑下来了。比起偌大的身躯来,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,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……格里高尔的眼睛接着又朝窗口望去,天空很——可以听到雨点敲打在窗槛上的声音——他的心情也变得忧郁了。“要是再睡一会儿,把这一切晦气事统统忘掉那该多好。”他想。但是完全办不到,平时他习惯于向右边睡,可是在目前的情况下,再也不能采取那样的姿态了。无论怎样用力向右转,他仍滚了回来,肚子朝天。他试了至少一百次,还闭上眼睛,免得看到那些拼命挣扎的腿,到后来他的腰部感到一种从未体味过的隐痛,才不得不。

  ①交流并出示文中相应的语句——“他仰卧着,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……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……”引导学生理解并完善板书“写变形”的方法之二——“自身特点的变化”(外形的变化)。

  ②交流并出示文中相应的语句——“格里高尔的眼睛接着又朝窗口望去……把这一切晦气事统统忘掉那该多好……”引导学生理解并完善板书“写变形”的方法之二——“自身特点的变化”(心理的变化)。

  ③交流并出示文中相应的语句——“无论怎样用力向右转……才不得不。”引导学生理解并完善板书“写变形”的方法之二——“自身特点的变化”(动作的变化)。

  提示:指名读文,其余学生倾听,一方面对照板书要点进行评价,另一方面点评文中具有新鲜感的词句。

  1.看一看:有一个人跟作家卡夫卡一样,同样也变形为一只昆虫。他变形后又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呢?请看——出示习作例文《变形记》:

  我家后面有一座山,那是我童年的乐园,山上到处都有蚂蚁、蚱蜢、蜻蜓和蝴蝶。我常蹲在一个地方看绿色的蚱蜢,它停在绿色的叶片上一动不动,我也一动不动。有时我忍不住伸出手想抓住它,可还没等我靠近,它一蹬腿,就跳到老远的叶丛中了。

  有一次,我躺在一块大石头上晒太阳,不知不觉睡着了,自己变成了我熟悉的那只蚱蜢:我都变成绿色,后腿特别长,在草丛里兴奋地蹦来跳去。突然,有一只麻雀朝我飞来,它想吃我,我便用尽全力一跳,故意跳到一片显眼的叶子上,扭动着触须,冲它喊道:“来呀,来呀,来抓我呀!”麻雀似乎被惹怒了,扑扇着翅膀朝我冲过来。眼看它的嘴就要啄到我了,我瞄准时机,双脚一蹬,居然跃到了它的背上。麻雀,一会儿飞得高高的,一会儿飞得斜斜的,总之它想甩掉我。而我呢,紧紧搂着它的脖子,绝不让自己掉下来。

  飞着飞着,我往下一瞧:“咦,那不是邻居家的桃林吗?”想到他们家的水蜜桃又大又甜,我的口水瞬间就流了下来。可惜邻居家的狗很凶,好几次我刚靠近桃林,那狗就“汪汪”地叫着冲我跑过来,龇牙咧嘴,不让我靠近桃林半步。我突发奇想:今天我为何不麻雀一起去吃个够呢!于是,我搜肠刮肚地用尽我所有的赞美之词,终于麻雀,让它与我化敌为友了。我们很快飞进桃林,落到了一个又大又红的桃子上。我迫不及待地吃起来,可惜因为我变成蚱蜢了,所以肚子太小,一个桃子还没吃完就饱了。

  我惬意地躺在桃叶上晒太阳,想歇一会儿再继续吃,可就在这时,另一个熟透了的桃子砸到了我身上,我的梦醒了,我又躺回在那块大石头上。

  2.比一比:学生自读例文,展开比较阅读并思考:同样写“变形”,这篇文章与《花之歌》有什么不同点?

  要点:《花之歌》的内容是变形为植物,体裁是散文诗,里面通过比喻、拟人等生动的修辞展示了花的诞生、作用和追求等方面内容,读起来让人感觉富有;这篇例文的内容是变形为动物,体裁是童话,有着扣弦的故事情节,读起来让人感觉很有意思。

  提示:小组集体展示,先由伙伴们推选出的佳作作者朗读自己的作文,然后组内伙伴按照分工,依次点评精妙词句、提出问题或等。

  

相关阅读
  • 没有资料